01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08 > 01 >

“人民”与“人民文学”之衍化辨析

作者: 李琴

关键词: 文学 人民 《文艺理论与批评》 “改造国民性” 中国知识分子 西方文化思想 衍化 民族主义

摘要:

本世纪初文学理论界就“人民性”以及“人民文学”等概念展开了激烈争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等都发表了相关批评文章。这一概念的发生、接受、变异过程的确值得梳理。追溯还应回到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几重危机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新的、有力量的思想支撑。1895年以后,“群”的概念在中国士大夫圈中开始变得重要,它表达了时人对“民族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意识和渴求。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即期望通过对民众群体的改造而建立新的政治社会秩序。这时“民”的所指还是模糊的民族“大群”。随着五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思想的深入了解,“改造国民性”逐渐由“群体”而指向“个体”。“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显然是其共同的心理愿望;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则几乎是其共同的情感状态。另一方面,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此时已在中国传播并产生重要影响。

上一篇:作为“主流”的文学话语与政治话语
下一篇:“英雄人物”话语反思

版权所有 © 2011 《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  湘ICP备07007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