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师大新闻 >

葛剑雄做客至善讲堂 解读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6-09 11:32:27)

    6月8日晚,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葛剑雄教授做客至善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的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副处长罗明主持。
    葛剑雄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提供了物质条件;二是决定了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三是在此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一环境之外;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种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他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
    葛剑雄指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未达到极限,至今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
    葛剑雄从地理环境与中国疆域、中国与海洋两个维度对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中国以在当时条件下的宜农区域为主,牧业地区一般只征服不占有,边疆地区的统一和农业、牧业地区的统一由牧业民族完成,加之中国在近代之前从未受到外界的致命威胁,中国产生了浓厚“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思想,最终导致缺乏外向发展的动力。对于海洋,他说,海洋对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不同,在不同地理环境下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中国仅渤海与环海地区稍相似,但周围缺乏异质文明,虽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但是航海难度较高,再加上中国国内市场广阔,所以海上对外交往并不发达。
    葛剑雄说,相似地理环境何以产生不同文化,在于人类对地理环境利用,只要不超出地理环境(本地与外地)所能提供的极限,人类就拥有相对无限的发展余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完全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
    互动环节中,同学踊跃提问,葛剑雄一一耐心作答。
    200余名师生一同聆听了讲座。
   葛剑雄教授简介:
    葛剑雄,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发表史学专著20余部、论文百余篇。作品获“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研讨会”论文奖、“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郭沫若史学奖”等。曾参加中国“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学府进行学术交流。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上一篇: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召开2014年度工作总结会
下一篇:法学院“永雄奖学金”捐赠协议签字仪式举行

版权所有 © 2011 《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  湘ICP备07007103号